
发布日期:2025-07-05 17:30 点击次数:19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增强植物多样性减少了全球森林土壤中的一氧化二氮排放》。该研究首次量化了增加树种多样性在减少森林土壤一氧化亚氮(N2O)排放方面的潜力,强调了在森林中保持较高的树种多样性作为一种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策略的重要性。
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多样性丧失会削弱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功能。N2O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N2O自然排放源,因此森林N2O通量的微小变化会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目前对森林N2O排放量的估算仍存在不确定性,且未考虑到树种多样性变化如何影响N2O排放。
华东师大团队将来自全球森林的201个配对观测数据与基于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BEF-China)的三年原位N2O通量观测数据相结合,利用效应值(StandardizedMeanDifference,SMD)评估树种多样性对森林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多样性增加对全球森林土壤N2O通量具有显著的负效应(R2=0.64,P2O排放下降的趋势。
研究团队将植物多样性因子纳入N2O过程模型,构建植物多样性-土壤-N2O通量模型,量化不同树种多样性情景下的全球森林土壤N2O排放。模拟结果表明与单一树种相比,拥有2种树种的森林可以减少全球森林10.39%的N2O排放;拥有24种树种的森林减排效果最大,达56.30%。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左涵灵为论文第一作者,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周小奇教授与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侯立军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共同资助。
Powered by 广西体彩十一选五中奖规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